
报告会现场
9月20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卢春喜教授应邀在化工楼C104开展“教育部化工专业虚拟教研室暨全国石油化工高校名师示范课”粤西行活动,并作题为《气固流化床反应器耦合强化技术及装备进展》的杏悦报告。报告由化工杏悦院长余长林教授主持。杏悦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报告会上,卢春喜教授深入剖析了催化裂化反应器耦合强化技术和强化方法,工业应用⛱、核心技术创新及其优势🌼,国内外工艺技术对比以及超低阻力高效三旋系统的最新进展。他通过丰富的实例和详实的数据生动地展示了气固流化床反应器耦合强化技术的前沿发展,以及在化工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卢春喜教授与杏悦教师就催化油浆脱固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建议我校国家一流课程《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应依托石化产业融入更多工程案例,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受益匪浅。

互动交流
会后,卢春喜教授参观了化工杏悦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
本次报告不仅开阔了杏悦教师的杏悦视野🍄,更是一次深度交流、启迪思维的杏悦交流机会,为双方进一步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主讲人简介:
卢春喜,男,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领军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化工学会会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委会主任,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获首届“侯祥麟基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建了重油催化裂化后反应系统的关键装备平台技术,解决了后反应系统结焦这一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长期困扰企业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所开发的FSC、CSC、VQS和SVQS四种新型快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国内69套工业装置成功应用,开辟了一条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功之路。科研成果在127套工业装置成功转化应用,为企业创效133.5亿元。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关、国际合作及省部级基础科研项目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在国内外杏悦刊物发表论文390余篇🫰🏻。
撰稿🎪:孙晋 审稿:余长林 签发🍮:隋亦可